第59章 32.隆福寺
作者:
唯儿时多梦故 更新:2021-06-14 01:59 字数:4469
下学期学校要开果树管理课程了,徐灵灵打算得好好跟教授学学怎么给果树剪枝,好让自己的果林有更大收益。
按部就班的日子过得特别快,在学校大棚里收获第二茬油菜的时候,冬天如期而至。
第二茬油菜的长势不错,主要是一到周末,全班同学齐上阵,一起到百望山收集腐殖土,保证了土壤的肥力。教授决定等油菜全部收获之后,把大棚分成几个区域,多种几种蔬菜,好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徐灵灵和最早进行大棚建设的几个男生一起,作为学习小组的组长,从教授那里领了任务。
组长是她,组员她个个惹不起,都是一个宿舍的姐姐们。于是,大姐就成了真正的领头人,只有到向教授汇报的时候,徐灵灵才出面。
这样多好,徐灵灵可喜欢了。
她们领到的任务是西红柿的大棚种植技术,这个是常见蔬菜,对于她们来说比较简单,只需要关注一下大棚种植和大地种植的区别就行了。
不过徐灵灵有一个宏伟的目标:把西红柿卖出去。
大姐摸摸她的头:“这孩子没发烧啊,说什么胡话呢。”
徐灵灵受伤地看着大姐:“大姐,我说真的。咱们的西红柿种出来了,总不能烂掉吧?老百姓冬天吃不上新鲜蔬菜,这是事实吧?咱们有供应,他们有需求,多合适。”
二姐也不认可:“咱们可是大学生,怎么能到市场上卖菜呢?跟农民有什么区别啊?小七你别瞎说。”
剩下的不是说她异想天开的,就是说她本末倒置的,反正就是没有一个看好她的。
好吧,徐灵灵无奈地想,这个时候人们还习惯于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呢,得等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等,也该开了吧?
感谢伟大的高考,当年历史课也好政治课也好,可是不止一次地提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啊,什么工作重心的转移啦,什么深远的意义啦,当年她可是花了大力气背的。
成,等到开完会了,新政策出来了,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只是,徐灵灵忽略了思想的稳固性,盼星星盼月亮般终于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盼召开了,说要改革开放了,要发展经济建设了,可他们的生活呢?还是老样子。
怪不得邓爷爷说改革的步子可以更大一点儿,现在哪里是跑步前进啊,还是原地踏步呢。后世跻身一线城市的深圳,现在还是个小渔村呢。
改变一个人的思想难,改变一群人的思想更难。到最后,徐灵灵干脆放弃了说服舍友们的想法,还是让社会的发展慢慢改变她们的看法吧。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人力是无法抗衡的,一个是自然规律,一个是社会进步的洪流。她决定顺势而为,既不站在风口浪尖,也不当袖手的看客。
时间已经迈入了一九七九年,期末考试一结束,大家都收拾行李准备回家,或者利用空闲的时间去街上买些特产,徐灵灵也不例外。
大姐问:“真不用送你啦?”
徐灵灵想也没想地回答:“不用啦,我又没带多少东西。”
学校最近特别忙,部队已经撤离了,还在河北的那些师生陆陆续续地往回搬。学生们也付出了不少劳动,徐灵灵她们就把整个女生宿舍楼重新粉刷了一遍,等到下个学期,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入住了。
事实上,家在北京的所有学生都被学校安排了任务,只有像徐灵灵这样的外地学生才没有额外的工作。徐灵灵决定不在学校继续住了,反正她有空间在,走到哪里都没有住房问题。
“我是一只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徐灵灵哼着忘记什么时候听到的儿歌,走了。
今天她要去市场上看看,已经到了腊月,性急的人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
王爷爷家住西城,她跑到了东城,免得遇到熟人让人认出来。去的地方也很好找,就是后世被许多老北京人挂在嘴边上的隆福寺。后世隆福寺一把大火把人气全给烧没了,让许多老北京人遗憾不已。她要趁着现在隆福寺还火着,现场去感受一下。
东四下了车,一眼就看到了东四人民市场的牌子,熙熙攘攘的人群说明了市场的火爆。徐灵灵就跟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满脸兴奋着跟随人流进入市场。
穿过由庙门改建的大门,经过一片不大的院子,进入百货市场。玻璃柜台即便放在后世也不落伍,加上头顶的日光灯和人群,若不低头看水泥铺的地面,让她有一种回到后世的感觉。人们围拢在柜台旁,伸长了拿着各种票据和钱的手,想让忙碌的售货员赶紧接过自己手里的票据和钱,递给他们心仪的各种物品。
有带着孩子的,远离了顾客,只在孩子被玩具吸引的时候才低头说几句,或者上前给孩子买个铁皮青蛙,或者拽着孩子往后走,嘴里还说着后面有更好玩之类的话。
徐灵灵不缺钱,不过她缺票。一来票都是按人头发的,二来吧,她也没特意收集各种票据,邮票除外。到了后世,各种票据都会退出历史舞台,她又不想收藏,懒得费这种心思。平常学校发的足够她使用了,布票甚至还有不少剩余,偶尔可以接济一下亲朋好友。市场里的东西对她来说就是个摆设,还是颇有时代气息的摆设,她是拿逛博物馆的心态来逛市场的。
市场是建在原寺庙的旧址上的,格局就保持了以前寺庙的影子。徐灵灵很快就看过了前面的两间,看够了这个时代的日用百货和文化用品后,来到了后面的两间。这两间的人流量有明显的差异,一间挺热闹,另外一间却很冷清。她先站在冷清的那间门口往里张望一下,是卖大件的,自行车、缝纫机这样的商品在后世大型超市里都很难再看到身影,在这里却能密密麻麻占据着最显著的位置。有几个人在挑选自行车,徐灵灵扫了一眼就转身走了。
另外一间是卖体育器材和内衣的,体育器材那里集中了很多年轻人,还有孩子在垫子上玩前滚翻。内衣那里的人就少很多,售货员居然是个糙汉子。徐灵灵吐吐舌头,也没有进去。
后院,呃,后院还有个卖场,不过好像更冷清。徐灵灵伸头一看,居然是大型电器的,冰箱电视都有,除了售货员,只有一个穿着厚呢子大衣的顾客。
徐灵灵直奔后面的长街,根据刚才偷听到的信息,后面有好吃好玩的。
果然,一股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长街两边有排列整齐的各种店面,还有不少小商贩,有卖旧书的,有卖瓷器的,还有卖零食的。徐灵灵转悠了一圈儿,觉得自己好像来错地方了。这里卖啥的都有,就是没有卖菜的。
不由拍了自己的脑门一下,傻死啦,她这是深受后世超市的影响,还以为大型市场跟超市一样,啥都有呢。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反正这地方也挺热闹,先逛逛再说吧。
蘸着蒜汁吃了份又脆又香的灌肠,旧书摊上淘了十几本小人书,买根糖葫芦一边走一边吃,徐灵灵过了颇为惬意的一天。
逛累了,附近找个没人的角落进入空间歇歇脚,把成熟的芹菜收割了,重新翻地种上彩椒。这是学校刚研发出来的新品种,她捡着人家不要的小个头彩椒收集了种子,也不知道能不能长出来。
逛街也是个累人的活儿,收拾完毕,洗洗睡觉。
她是被外面的声音吵醒的。
睁开眼睛一看,外面还是黑的。明明天还没亮,怎么就有人走动了呢?听声音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难不成她遇到了什么违法案件?
徐灵灵立刻来了精神,多好的挣功德点机会,不能放过!
趁着天黑没人看清她这个角落,闪身出了空间,远处有人带了手电筒,也有人提着马灯,借着微弱的光,徐灵灵看到了黑乎乎的阴影,还有走动的人们。
靠近了一看,竟然是各种覆盖着干草的筐,有的还盖着破棉袄,像极了后世蔬菜摊后的菜筐。从人们的交谈中她听到了,可不就是蔬菜摊!
那些人是在讨论摊位的,按照先来后到划分地盘,有商量好了的,直接就在地上铺个草席,把菜筐压在上面。还有的直接赶了马车进来,吆喝着卸下牲口,直接拿马车当摊位。
徐灵灵笑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哪里想到随意找到的角落竟然是早市所在地呢?
看看表,只有五点,这么早就来占位置,真够拼的。
徐灵灵迅速找到了一个地点,离早到的人隔开了一些距离,更靠里一些。趁着天黑无人注意,取了几个空筐出来当支撑,在上面加了一层木板,把秤砣秤盘什么的放在木板上,又在摊位后面放了几个空筐,学着别人的样子弄了整筐的干草当掩护。站在摊位后,跺着脚抵御开始蔓延上来的寒意,思考着拿什么东西出来卖、卖什么价钱比较合适。
随着天色渐亮,人也越来越多,徐灵灵的左邻右舍也都有了人,一个卖土豆的,一个卖大白菜的。
然后就有人挨着摊位说些什么,等走到旁边的时候,徐灵灵才知道,这竟然是来统一物价的。
那是个中年男人,穿的比较干净整齐,手里还拿着个小本本做记录,见到徐灵灵之后略惊了一下,然后才开口:“新来的?”
徐灵灵傻傻点头,什么情况?她遇到欺行霸市的了?那她一会儿是勇于同不公平的事情抗争到底呢还是屈服于现状呢?
结果人家一开口,她才知道自己想多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市场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的。
收了摊位费两毛钱,问了徐灵灵要卖的东西之后,又傻了:“你卖黄瓜?!”
徐灵灵:“啊,不能卖啊?”
工作人员:“我是说你哪来的黄瓜?这时候哪有黄瓜啊?”
原来如此,徐灵灵笑眯眯地提供了早就想好的答案:“我是农业大学的学生,我们学校研究了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技术,这个黄瓜就是我们种出来的。我负责卖菜,挣了钱好当科研经费。”
从堆满了干草的筐里掏啊掏,掏出一根黄瓜来,新鲜无比,头上还顶着黄花呢。
工作人员满脸的钦佩:“还是你们知识分子厉害!得,你这个黄瓜质量好,夏天一毛钱一斤,现在是冬天,你们也不容易,不能超过五毛一斤啊。价格太高你也卖不出去不是?”
徐灵灵笑咪咪:“谢谢叔叔,您人真好。我正愁不知道该卖多少钱呢,那我就按五毛一斤卖了,主要吧,这是学校的,不是我个人的。”
工作人员点头:“成,不过我觉得你够呛能卖出去,太贵了。馒头才两毛五一斤,你这都顶的上两斤馒头了。”
徐灵灵:“馒头啥时候都有,我这可是稀罕东西啊。”
旁边卖大白菜的人羡慕极了,他的大白菜被限定不能超过一毛钱,这还是看在他的大白菜质量不错的份儿上。
卖土豆的却是个老菜贩子,见工作人员走了,悄悄地冲着徐灵灵说;“姑娘,别听他的,你这黄瓜是个稀罕东西,别说五毛了,一块也有人买。对了,你这是从哪儿进的货啊?”
压根不相信她刚才的说词,徐灵灵只好又重复了一遍。那人怀疑地看着她:“真的?”
徐灵灵大力地点头。
“那,你们批发不?”
徐灵灵笑着摇头:“不批发,就这么多,全都让我弄来了。”
卖土豆的遗憾地叹口气,眼馋地看着那几口大筐,这至少有两百斤了吧?但愿她卖不出去,没准儿他还能匀一点。
可惜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随着拎着篮子来买菜的人越来越多,徐灵灵的摊位上也越来越热闹了起来。
徐灵灵没敢喊高价,可也没按五毛卖,她按八毛卖的。还想着要是没人买就降点儿价,谁知道问价的人根本就没还价,虽然嘟囔着贵,还是挑了两根。
徐灵灵给她称了称,一块多了五分钱,直接把零头给摸了。那人欢天喜地地掏出一块钱来,拿了黄瓜走了。
旁边就有一个犹豫了半天的老大爷喊:“姑娘,给我也来两根,零头也摸了啊!”
徐灵灵脆生生地答应着:“好唻,一定给您称的高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