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民之计_分卷阅读_203
作者:分野      更新:2020-06-13 01:24      字数:1995
  刘琦问:“你去何处?”
  陆逊道:“去江陵,求见皇上,皇上若能原谅我,端茶倒水伺候一辈子!”
  刘琦道:“跟我来。”
  陆逊奇怪:“将军?”
  刘琦边走边说:“你不是要见皇上?皇上仁德,你若诚心悔过,皇上不会追究的,连孙权都放了,何况你一个听命行事的。”
  陆逊跟几步,傻道:“不敢劳将军送我,我自己找船去便好。”
  刘琦道:“皇上在营中,你要去哪见?”
  陆逊呆了一会,愣过来忙追着刘琦跑——敢情小皇帝是故意闹这么一出报复孙权的啊?
  刘协刚沐浴完,外面刘琦报:“臣将孙权送走了,但是有个陆逊自请留下来,说皇上对他有恩,皇上要是不怨他的话,他愿做黄门侍奉皇上。”
  “神马!?”刘协傻了。
  刘琦认为,小皇帝身边端茶倒水的那不就是黄门嘛!所以陆逊一说端茶倒水,他就认为陆逊想自宫。
  刘协太吃惊了,连鞋子都没顾得上穿便赤脚走出来,看到帐外跪着的陆逊,这才信了,真是陆逊?
  你说好好一男人,怎么会自己想做黄门呢?
  陆逊不知缘由,看刘协赤脚跑出来,还当刘协器重他,要知道他虽有满腹见识,不出名!可天子却赤足相迎……
  陆逊声音都哽塞了:“皇上、皇上……陆逊助纣为虐……请皇上降罪!若留小人一命,愿牵马坠蹬、端茶倒水!只求皇上收留!!!”
  刘协看提着鞋袜追来的刘琦,悟了。
  兄长大人,传个话都被你传成这样,你那窍是不是开多了?
  这下好,东吴“将来”最猛的货不知道怎么的,自己送上门了,刘协乐坏。
  后世人评三国时的上将,吕布、关羽、张飞、马超之流都算不进去。
  什么是上将?不是说拿把大刀万军之中杀进杀出屁事没有就算上将。
  勇为下,谋为上,有胆有略,眼观全局,这才叫上将!
  别以为三国时英雄辈出,真的扒指头算下来,上将没几个,可陆逊这厮绝对算一个!
  纵使现在年轻,学识不足,跟着刘协还怕少了机会?
  当陆逊给孙权干活时,刘协看他是块好料,当陆逊来投后,刘协看陆逊,就跟看春天花开满枝的桃树一样了,那个绚烂啊!笑得收都收不住。
  刘协直把陆逊看得指甲几乎插到掌心肉里去,不知在心里发了多少遍誓——誓死效忠,绝无二心!
  刘协半点没有提起陆逊帮助孙权劫持他的事情,这就已经是莫大的恩宠,而见面这短短片刻,更是叫陆逊感动,孙权对他再好,好不到这个地步啊!
  其实孙权就是做十倍功夫,也不抵刘协的一倍功夫。
  再落难,刘协他还是条龙不是?
  一挂玉佩换来个上将,刘协赚死了,做梦都能笑醒。
  第二天一早,刘协的懒觉不睡了,带着黄忠和陆逊,一道回江陵去,临别告诉刘琦:爱兵如子才是好将才。
  刘琦琢磨了下,皇帝弟弟的意思是他在军营里还带着专门的厨子,太公子做派了吧?
  刘琦忙把厨子送回江陵,以后用饭都跟下面兵士一起。
  吃的虽不好,兵士们每天操练,十分辛苦,个个吃饭都是刘协那德性,刘琦跟他们一起操练、吃饭,不止拉拢了军心,饭量更是见长,再也不病怏怏的了。
  汉中丢了,吕布被抓。
  早知如此刘协才不会叫吕布回去。
  可见他再蝴蝶,蝴蝶不了人性。
  听陈宫和曹昂大致说了一遍,刘协末了挤出一句:“你们该拦着刘备。”
  陈宫吃惊:“皇上,莫非信不过刘备!?”
  刘协道:“汉中若在温侯之手,刘备取下蜀地便有顾忌,他未带兵马去,蜀地军民和他心不齐,万难抵挡温侯,可如今……汉中已失,荆州相隔遥远,且北方曹操虎视眈眈,朕轻易不能兴兵伐蜀,岂不给了他自立之机?”
  曹昂道:“刘备忠义,当不至于。”
  陈宫叹道:“忠不忠,现今也只有看他之后如何做了,如刘璋降后他便归来,方可放心,臣等未曾想到,请皇上……”
  刘协笑起来:“算了!每天都要听你们说很多遍降罪,朕哪有那许多罪可降?汉中变故谁都未曾料到,刘备入蜀还是朕决定的,赖不得你们。”
  两人照旧谢恩,不敢坏了规矩。
  刘协想宋宪、侯成和魏续照旧背了吕布,那王朗、华歆呢?难道仍放任他们,等将来什么时候让他们有机会背后捅刀子。
  王朗和华歆,是从许都跑来的,本该信任,毕竟很不容易。
  可一个王朗在诸葛亮伐魏时助曹真抗击蜀军,夸夸其谈,想在言语上挫败诸葛亮,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名为汉臣,却对篡汉的曹魏效忠;另一个华歆更不是什么好东西,曹丕当了魏王之后,便是这东西率群臣逼献帝禅位,厚颜无耻程度可谓三国第一人!就为了讨好权臣,几乎把君主逼死!!!
  刘协有了这种担心,便不好把什么事都在早朝上说出来,整合一个可以信任的“核心团体”就成了当务之急。
  诸葛亮不在,刘协只有亲自点名。
  陈宫、曹昂是一定要加进来的,还有黄忠、荀彧、荀攸。
  至于陆逊,年纪嫩了,不好叫他跟这些人一道起坐议事,让他领了侍中一职(和孔学一样),在边上伺候笔墨便好,有什么意见刘协可以下来问。
  孔融正直过头了,不懂收敛,不考虑。
  其他人呢?未见得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