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君臣愁眉不展
作者:
丛林霸王 更新:2022-05-22 00:00 字数:2194
“当然,和谈我就会完全按照你的意思!和亲什么的,也不会再提!”
松赞干布又意味深长的一笑。
“可若是,你不能显露处什么神迹,装神弄鬼,那……嘿嘿!亵渎神灵,不仅仅是边界……你们都要偿还赎罪……”
他说着,不怀好意的又瞟了长乐、李雪雁、高阳公主等人一眼。
长乐公主一见到他的眼神,顿时身上又一紧。
“显露神迹?”房玄龄、魏征等人不由得眼睛一缩,望着秦阳。众人露出异样的神色。大家知道他为了和谈,尽心尽力。却没想到弄巧成拙。
秦阳不由得苦笑,没想到,自己装神弄鬼,反倒把自己套进去了。
李世民也不由得皱起眉头,秦阳这一闹,事情好像更棘手了。
松赞干布得意之极。
“秦国公,天神大人!如果你真的能够显露神迹,我吐蕃不仅像大唐俯首称臣,而且更会为阁下重塑金身,奉为天神在人世间唯一的转生者,接受所有吐蕃人的朝拜……”
“秦阳,你还是与格萨尔王天神沟通一下,明天该显示什么神迹?给我们这些愚蠢的世人展露一下,哈哈……”
松赞干布说着,哈哈大笑,率领众人扬长而去。
李世民君臣等人大眼瞪小眼,气氛凝重。
刚才脱离虎口的李雪雁,丝毫没有喜悦的神情。她的救命恩人秦阳,反而惹上更大的麻烦。
宴会不欢而散,李世民挥挥手,让不相干的人退下。
神龙殿内,李世民正襟危坐,大殿下面,坐着房玄龄、魏征等十几个心腹重臣。
众人神情凝重,有几人脸色难看的望着秦阳,显然,把过错都推到他头上。
“秦阳,你真的是吐蕃什么天神的转生者?”沉吟许久,李世民突然缓缓的问道。
秦阳不由得一愣,满脸苦笑。没想到自己没忽悠住吐蕃一行人,反而把这位大唐皇帝给忽悠懵了。
他摇摇头:“怎么可能?”
李世民猜想也是如此,但见他刚才言之确确,他差点儿都信以为真。
这个世界太迷信,而秦阳处处透着古怪,也难怪李世民都要迷惑了。
众人一听他这话,更是愤怒不已,怨恨地瞪视着他。既然不是,你为何又要冒充别人的神灵?
让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秦阳低头寻思着,该怎么显露神迹?
一开始,他只是顺口胡诌,后来却觉得,这件事大有可为。
如果他真的能够显露出神迹来,吐蕃人都会把它当成真正的神灵在世,大唐西南边的威胁,就能够暂时解除。
其实这件事是机遇与风险同在。如果他显露不出什么神迹来,不仅大唐和吐蕃和谈,落于下风,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到时恐怕松赞干布等人,会以他亵渎神灵的借口,势必斩杀他。
即使李世民再欣赏他,只怕也无法力保,毕竟,是大唐一方有错在先。恐怕那些早就看秦阳不顺眼的朝臣会跳出来,借机落井下石。
神迹?所谓的神迹,这个时代人们都非常迷信,只要他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出现,就都可以归为神迹。
秦阳暗暗思索着,该显露一些什么所谓的“神迹”?
“诸位爱卿,你们可有何看法?”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开口。本来大唐与吐蕃好不容易要会谈,却想不到秦阳几句话,火上浇油。把这件事变得不可收拾。
现在这件事,却已经变成秦阳一人与吐蕃的较量。
而秦阳所代表的正是大唐。
一旦他败了,整个大唐也就跟着威名扫地。
但他一个凡人,怎么能够显露出神迹来?
这时高御史中丞愤怒的道:“陛下,依臣之见,不如现在就杀了秦国公,然后命几位重臣,提着他的人头,去驿馆谢罪,就说他信口胡言!把所有的罪名都推到他身上!”
“然后再和他们商量,具体的和谈内容!相信吐蕃国,也不想和我们大唐彻底闹掰,想必他们也能够,回到原来商榷的内容上!”
他这话一出,顿时有不少人附和。
毕竟,这是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秦阳不屑的扫了他们一眼。他微微一笑,丝毫没有生气。
这些人忧国忧民,也许有之,但却头脑太过简单了点。
事到如今,换成任何对手,胃口只会越来越大,怎么可能,会仍然满足于,刚开始的蝇头小利?
马周说道:“陛下,无论任何借口、理由,我们都必须要保护秦国公的安全!否则我们今日为了安抚吐蕃国,杀了秦大人!”
“而明日那些外邦,都会纷纷效仿!鼓动我们自己斩杀,为我大唐忠心耿耿的朝臣!此例绝对不可开,一旦破了,后患无穷!”
李世民、房玄龄等人不住的点头。
秦阳也有些诧异的望着马周,他年纪轻轻就能官拜宰相,的确见解非凡。
“另外,臣愚钝的认为,无论和谈有什么内容,和亲是万万不能有的!今日开了先例,恐怕那些域外番邦,都会心生异志!”
“到时,他们对我大唐、天朝上国的臣服、敬畏之心,都荡然无存……”
李世民也不由得皱紧双眉,这也正是他忧心之处。
这时长孙无忌说道:“话虽如此,如果我们不适当做出一些让步,只怕和谈就真的不可能成了!虽然我们后人一直批评‘汉家史书中,拙计是和亲’!”
“但,也不能固执的一见和亲,就恨的咬牙切齿!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个人,做事能屈能伸,忍辱负重,知耻而后勇!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过刚易折,丝毫不可取!”
“西汉连连和亲,但现在我们只想到汉武帝北逐匈奴、为汉人立下丰功伟绩的不世壮举!彻底洗刷先前和亲的耻辱!”
“当初皇上刚登基时,被迫签下渭水之盟,可随即四年之后,我大唐攻破东突厥,一血前耻!现在谁还记得我们当初时的狼狈?”
“现在百姓们一提起这事,不都纷纷赞扬陛下与吾等英明神武!”
“臣认为,和亲,能不和,就不和!但也不必执拗于颜面,因小失大!”
十几位朝臣都议论纷纷,无论是马周还是长孙无忌,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