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119节
作者:
大汉护卫 更新:2022-06-04 22:18 字数:3624
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鳌拜等八旗武将一字排开,在镇子下方轻蔑地仰望守将,似乎看不起这个守将。
在多尔衮的天赋影响下,12000仆从军像是蚂蚁一样依附在城墙上,黑压压一片,在女真骑兵的鞭挞下,攀登城墙,给守军带来空前的压力。
惨烈的大战不亚于梁家堡攻防,守军却坚持不了多久,很快竖起白旗,向皇太极、多尔衮的大军投降。
守城武将被八旗骑兵带到皇太极等人面前。
多尔衮冷漠地扫视被生擒的守将,双方是老熟人了:“吴三桂,大汗与我多次写信招降你,为何不主动献城投降,还要我发兵攻打?难道你以为来到这个世界,你就敢背叛我?”
“罪臣……不敢……请诸位贝勒爷饶命!”
被俘虏的武将吴三桂汗流浃背,磕头求饶。
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向多尔衮的清军投降,导致清军入关。
吴三桂以为穿越过来之后,有机会摆脱被清军控制的命运,在平原建立势力,逐一攻打周围的小势力,最终成为拥有九万人口的势力。
然而,吴三桂还是遇到了皇太极、多尔衮等主子,不得不向皇太极和多尔衮投降。
吴三桂对这几个人的恐惧,刻在了骨子里。
在吴三桂眼中,皇太极和多尔衮不可战胜。
出乎意料的是,皇太极令人为吴三桂松绑,亲自下马,将磕破头皮的吴三桂扶了起来。
“吴三桂,你为我们爱新觉罗家族效力,这是上天的旨意,不可逃避。只要你忠心耿耿,为我们效力,将来成为王侯将相,尽享荣华富贵,又有何难?”
皇太极的天赋“笼络人心”生效,动摇吴三桂的决心。
吴三桂有了第一次投靠清军的经历,就会有第二次。
吴三桂落在皇太极和多尔衮手中,但他还不想死。
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吴三桂拼命挤出眼泪,感激涕零,一副千里马遇到伯乐的感人场景,再次扑通跪下,向皇太极叩头:“吴三桂将誓死效力,绝不反叛!”
“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得你相助,犹如获得千军万马!”
皇太极也假装露出激动的表情,给足了吴三桂面子,让他更加体面地投降。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吴三桂的降卒被皇太极、多尔衮等人瓜分,而吴三桂作为降将,被皇太极带回努尔哈赤的势力范围。
途中,多尔衮对皇太极不满:“吴三桂野心勃勃,我听人说,吴三桂将来成为平西王之后,还会起兵造反,为何要留他性命?不如杀了,永绝后患。”
“多尔衮,一个人是否会背叛,要看他是否具备反叛的条件。以吴三桂怕死的性格,只要不给他封王,不将他逼入绝境,他就不敢背叛。鳌拜也是如此。如今正值用人之迹,只要有用武之地,照样可以任用,就看驾驭他们的能力了。”
多尔衮冷哼一声:“希望你说的是对的。”
吴三桂向努尔哈赤势力投降,重新成为清军的马前卒,清军势力更强。
张华派到努尔哈赤势力的细作将这个消息传回来,张华得知吴三桂归降努尔哈赤势力,神情沉重。
“吴三桂这个家伙,没想到最终还是降清。这样一来,努尔哈赤的势力更强,将来说不定会图谋夏镇。”
吴三桂投降何方势力,张华本不关心,但吴三桂向大金国投降,导致努尔哈赤势力人口和兵力增加,对洛阳盆地造成威胁,这就关系到张华的战略了。
不仅如此,努尔哈赤将李密、王伯当安排在成皋镇,与张华令耿恭督造的虎牢关对峙,从东面威胁张华。
只要时机成熟,努尔哈赤完全有可能突然发兵攻打虎牢关。
努尔哈赤吞并吴三桂,获得人口九万。
这件事促使张华加快掠夺人口的速度。
在吞并瓦岗寨之后,第二年粮食收成,各座村镇粮仓收上来的军粮合计有百万石,足以支撑五万兵马用度,还有余粮。
张华令人打造箭矢五百万支,用于征战。
张华又令弓弩造箭院生产神臂弓三千张、床弩一百张。
蒲元收到命令,要打造三万把钢刀,于是与一群铁匠昼夜不停,轮流锻造钢刀。
冯异、邓艾、梁红玉、赵破奴等武将则忙着练兵,提升兵种的等级。
张华又令人建造飞熊营,同时下令捕捉巨熊,为程咬金和牛进达组建熊渠军。
张华从山蛮之中,挑选精锐,为王平补充无当飞军。
又从匈奴人之中,挑选精锐,为邓艾、耿恭补充长水胡骑。
张华重新调整兵力,设禁军四营。
第一巾帼营由花木兰统领,副将孙尚香、梁红玉,下辖500剑婢、1000铁鹰斥候、2000神臂弓兵、3000弓箭手。
第二宿卫营由许褚统领,副将马武、周泰,下辖500虎士、1500重甲步兵、1000重甲骑兵。
第三武卫营由程咬金统领,副将牛进达,下辖500熊渠军、1000重甲骑兵。
第四长水营由邓艾统领,下辖1000长水胡骑、3000轻骑兵。
禁军四营,合计15000兵马。
其中宿卫、武卫二营,为重甲军团,负责正面破阵。
巾帼营为远程军团,负责营地防守。
长水营为轻骑军团,负责千里突袭。
禁军四营多数是精锐兵种,且占了夏县快三分之一的兵力,被张华牢牢控制在手中。
夏镇还有20000兵马,分别由李绩、冯异、赵破奴、范仲淹统领,各领5000兵马,基本上是低阶兵种,通过数量来弥补质量。
禁军四营、内军四营,一共三万人,构成主力。
各地方还有驻兵1.7万人:
种师道、种师中、王平,领兵4000驻守函谷关,主力是种家军和无当飞军。
陈午、桓诞领兵3000驻守乞活军坞堡,主力是乞活军。
廖化、赵广带兵3000驻守孟津县。
耿恭带兵4000驻守虎牢关。
王凤带兵3000驻守石镇,但因为王凤被张华派去陈胜的农民起义军中担任细作,因此蒋钦接替王凤镇守石镇。
禁军四营、内军四营、外军五营,合计5.2万人,日夜操练,为征战做好准备。
内政方面,张华设立水利司,郭守敬主持洛阳盆地的水利工程建设,修建水渠、河堤,既是灌溉,也是防洪。
韩非执掌司法,确保法不阿贵,范仲淹执掌吏治,确保吏治清明。
魏征治理瓦岗、虎牢二县,顾雍治理新安、孟津二县,陈乔治理洛水县,杜牧治理伊水县,各有分工。
徐霞客在附近又陆续发现了三级银矿、二级金矿等矿产资源。
仅仅是徐霞客发现的三级以上的矿山,就有五座。
张华领地有各种矿场二十座,矿工数千人。
目前为止,张华并不缺少金银铜铁等矿产。
利用挖掘出来的铜矿、银矿、金矿,张华不仅铸造华夏通元,还铸造银元宝、金元宝,构成自己的货币体系。
张华甚至考虑过发放宝钞,也就是纸币。
但在乱世,纸币太不稳定,而且无法在各个势力流通,风险太大。
张华为了避免自己把领地的经济搞崩溃,还是放弃发放宝钞,继续使用金、银、铜等天然货币。
外交上,张华推行远交近攻之策,派出使节,交好黄河以北的孙策势力,以及关东的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
如果说有人比张华更加忌惮努尔哈赤,那一定是遭到努尔哈赤攻打的朱由检。
朱由检的目标是重新建立大明,在几个明朝武将的帮助下,挡住努尔哈赤的兵锋。
与努尔哈赤势力关系不好的张华选择与朱由检势力交好,让朱由检牵制努尔哈赤,然后自己可以腾出手来,进军关中。
这就是远交近攻的作用,尽可能减少敌人的数量,集中兵力攻击一个敌人或者两个敌人。
张华下一个目标是袁术势力,因此在积极为出兵做准备。
其他方向若是有变故发生,张华也可以出兵其他方向。
除了交好孙策、朱由检以外,张华还采取其他手段,吸引各地流民进入洛阳盆地。
张华派出的商人和细作在其他势力传播消息——在洛阳盆地有世外桃源夏镇,粮草充足,远离战火,流民可分得田地。
这样的传闻在关东、关中、太行山、汝水等地开始流传,陆续有流民成群结队逃入洛阳盆地。
张华将这些人口安置在各县。
汝水流域爆发陈胜、吴广起义,不过陈胜、吴广遭到汝水流域各个领主的忌惮,这些领主结成同盟,组建联军,与陈胜、吴广鏖战,难分难解,因此张华断定陈胜、吴广二人一时半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领地。
在王凤混入陈胜的军队后,陈胜、吴广势力的动向都被张华掌握在手中,张华对陈胜、吴广没有那么担心。
陈胜的农民起义,还间接给张华的领地带来了好处。
不是所有汝水流域的百姓都愿意加入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
而且,陈胜、吴广的起义没有给汝水带来的平静,战争规模反而升级,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
洛阳盆地是世外桃源的消息在汝水流域传开,这些流民纷纷逃入伊水县,然后迁往夏县。
仅仅十日,进入伊水县的流民就超过了一万人。
“汝水流域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会有这么多流民?”
杜牧设粥铺,与伊水县的官吏发放粥水,救济流民。
这些流民携家带口,衣衫褴褛,还有人受伤,哀鸿遍野,前往伊水县的途中,就有上千具尸体。
可以想象,汝水流域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因此陈胜、吴广才能一呼百应。
但陈胜、吴广擅长煽动人心,却不擅长治理内政,当地百姓处境没有改善,人口外流,前来投靠张华势力。
县令杜牧安抚这些流民,并且招募流民开垦农田,再将开垦出来的农田承包给流民耕种,让他们在此地定居下来。
还有源源不断的流民来到伊水县,伊水县粮食不足,杜牧又安排一批流民经过伊阙关,进入洛阳盆地。
在收留了蜀汉武将王平带来的崤山流民,以及因为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而产生的汝水流民,张华的领地人口从57万增加至60万,数量还在持续增加。
收获粮食之后,兵马、粮草、兵器充足,讨伐袁术的条件成熟,如果袁术势力再出现一些什么问题,那就是讨伐袁术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