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275节
作者:大汉护卫      更新:2022-06-04 22:21      字数:2759
  他们的利益与张华一致,如果此战可以拿下来,那么就可以巩固张华势力对八百里秦川的统治,成就大事,否则关中可能会动摇。
  中天阁书院的几十名儒生也在观望这场大战,只见远处,汉军的营地火光冲天,喊杀声震天动地,以至于整个长安城,皆可听闻。
  这些儒生经历几日战火的洗礼,经历生离死别,眼神已经有明显的变化。
  有三人不幸被攻城的汉军的投石机击杀,直接毙命。
  书院的教书先生对此也无能为力。
  救下一个将死之人,与救活一个死人,难度天差地别。
  “张华大人回师,长安之围,应该要结束了。”
  “希望长安不要被再次围困。”
  城墙上的乡勇们议论纷纷。
  长安城外的大战一直持续到清晨,喊杀声这才逐渐消失。
  汉军营地,还有着火的拒马在燃烧,黑烟袅袅。
  随处可见汉军倾倒的军旗和尸首、盾牌。
  在周亚夫、周勃的细柳营突围之后,汉军营地已经没有像样的精兵可以阻挡张华的骑兵。
  张华率领曳落河骑兵,如秋风扫落叶,围困一队还没有离开的汉军。
  一千汉军被上万骑兵围困,陷入绝望。
  无论如何,他们也难以逃出生天。
  “仲康,你去拿下敌将。”
  张华见汉军数量越来越少,于是派出许褚,捉拿汉将。
  许褚拍马而出,纵马驰骋,直取汉将。
  挡在前面的汉军被处许褚的铁马撞开,许褚以九牛二虎之力,一刀劈断汉将的长枪!
  “喝!”
  许褚暴喝一声,声如洪雷,吓得汉将肝胆俱裂。
  “给我过来!”
  许褚伸臂一夹,生擒汉将。
  其余汉军见武将被活捉,只好弃械投降。
  “你是何人?”
  张华并不认识这些汉军武将的长相。
  汉军武将耻辱承认自己的身份:“沛郡人,周昌。”
  汾阴侯周昌?
  张华为了对付刘邦,提前了解刘邦的众多手下。
  这个周昌是早期跟随刘邦天下的汉将,被刘邦封侯,也算是西汉开国功臣之一。
  没想到抓不住周勃、周亚夫,反倒是抓住了跟随周勃来攻打长安的周昌。
  刘邦手底下有不少功臣,这个周昌也有些能力。
  张华冷冷打量周昌:“你可愿降?”
  周昌决然:“汉王待我不薄,我岂能背弃汉王!”
  果不其然。
  张华想要挖刘邦的墙角,并不容易,刘邦个人魅力不弱,也有一群死忠。
  而像是韩信、彭越等对刘邦存疑的人,已经离开刘邦,还能留在刘邦身边的汉将,多数还算忠心。
  “如今我与汉王为敌,就委屈你在天牢待上一段时间,待我击败汉王,你自会考虑降服。”
  张华令人将汉将周昌打入天牢。
  活捉汉军武将周昌,至少可以削弱刘邦势力,逐步蚕食刘邦的势力。
  此消彼长,自然可以取胜。
  “此战,斩首约四千,俘虏三千,战果比想象中更少,周亚夫治军不愧严谨,在遭到袭击的前提下,能够带走大部分汉军,已然是名将。”
  张华想到即使自己与周亚夫交换位置,也不能做的比周亚夫更好,肯定周亚夫的能力。
  换一个能力平庸点的武将,汉军至少要死两万人。
  张华率领两万精骑,快速回师关中,击退周亚夫军团之后,张华回到长安城。
  “万岁!”
  “万岁!”
  在长安城的朱雀街两侧,长安城的居民夹道山呼万岁,民心高涨!
  之前长安城两次遭到攻击,第一次被安禄山攻下外城,第二次被邓艾奇袭长安。
  而这一次,长安城总算守住。
  因为目睹张华在长安城外击退周亚夫的汉军,因此长安城民心高涨,认可张华为君主。
  这就是军功带来的威望!
  “第二次科举很快就要开始了,要是能够中举,为张华大人效力就好了。”
  “此次科举,中举者必定是我!”
  长安城内不少士子眼神狂热,迫不及待参与第二次科举。
  张华连夜奔袭,轻而易举击败西汉名将周亚夫,让长安城众人意识到张华建立的大夏势力,有可能会取得天下。
  如果追随张华的时间越早,越有可能封侯。
  封侯拜相已经是最高荣誉。
  至于封王?那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先生,此次科举,我们中天阁书院要一举成名天下知!”
  “不知道先生是否要与我们一起参与科举?”
  中天阁书院的儒生们跃跃欲试,雄心壮志,他们有大儒指导,通过科举的概率大幅度提升。
  教书先生摇头:“如果我要出仕,不一定要参与科举,就不与你们争夺名额了。”
  这些弟子们却不怀疑老师的能力,在长安城之战,他们的老师表现出了各种神奇的能力,只要想出仕,随时可以谋取高位。
  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二次科举
  关中,山川河流,树林官道,全都是银白色,长安城的红墙绿瓦也都银装素裹。
  周亚夫在长安城郊战败之后,撤至陈仓,与刘邦汇合。
  刘邦的汉军在陈仓一带屯田,不再出兵。
  李克用的鸦儿军攻打玉璧城不下,见寒冬已至,于是选择退回晋州。
  各地战事平息,长安城的第二次科举,却如火如荼。
  比起第一次科举,张华新占长安、咸阳、郿县、右扶风、商州、蒲州等地,拥有更多领地和人口,参与第二次科举的人数更多。
  科举成绩被划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只有甲等,才有资格参与殿试,面见张华。
  一个夏军伍长,抱着两坛女儿红,造访长安城偏僻处的中天阁书院。
  自从他见识到此处书院教书先生的怪力乱神之术后,夏军伍长将其视为活神仙,认为其前途不可限量,有意前来结交。
  教书先生也没有轻视底层军官,与之在书院后庭对饮。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两人对饮,闲聊琐事。
  “我观书院之中,只剩下先生一人,想必其余儒生,皆去参与科举去了。难道先生不想出仕?”
  夏军伍长放下酒杯,火炉冒着热气,随风飘入木廊的雪花融化为水渍。
  教书先生叹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去。若是出仕,不但劳心劳力,而且若是立下大功,还要遭到君王猜忌,朝不保夕。”
  “即使君王宽厚,朝中难免党同伐异,勾心斗角,令人殚精竭虑。不如隐居于山野市井,授业解惑,反而清闲。”
  夏军伍长摇头:“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天下苍生,饱受战乱摧残,唯有辅佐明君,荡平群雄,才有可能使得天下太平。先生只是为往圣继绝学,而不为万世开太平,岂不是违背儒家之学说?”
  教书先生看向这个夏军伍长,眼神出现变化。
  这个夏军伍长,也并非常人。
  教书先生说道:“你莫非是宋人?”
  夏军伍长直呼张载的名字,而张载是北宋大儒,理学的创始者之一,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等大儒合称“北宋五子”,因此教书先生推断夏军伍长也是宋人。
  “不错。”
  “以你之能,若是参与武举,当个将军,应该不成问题。”
  教书先生在长安城之战,亲眼目睹这个夏军伍长,斩首数十,认为其有将军之才。
  “我因守卫长安立功,已经从伍长被提拔为百人将。以我来看,只有在沙场上真刀真枪,凭借军功,一步步升迁,才能服众。武举,终究是捷径。”
  夏军伍长已经升为百人将,对武举不屑,认为凭借自己的武勇,迟早可以成为将军。
  教书先生对这个夏军伍长更加重视:“敢问姓名?”
  伍长答道:“在下宋人李显忠,本来投靠闯王李自成,近日才南下投靠夏军,因此之前只是个伍长。”
  ……
  长安城的武举考场,一个武夫轻松举起八百斤巨石,箭箭命中靶心,在场众人尽皆大惊失色。
  此人,天生神力,至少是个百人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