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得高调了 第74节
作者:
二翘 更新:2022-10-17 23:30 字数:4180
第九十一章 (二更)
许是知道她要来的, 皎皎已经给她倒好了茶。
“我不渴!”宋嘉然坐下,“你直接说。”
皎皎无奈, “嫂嫂, 你先别急嘛。”
“我能不急吗?”她可急了,“那方三夫人说得不明不白的就要让媒人来提亲,我和你哥哥敢把你嫁过去吗?”
“皎皎,你和嫂嫂说实话, 那方三夫人到底和你说了什么, 一五一十地给我交代清楚了, 再敢像之前那样瞒着, 我定让你哥哥好好收拾你!”她故意恐吓,她也不是全是为了八卦, 更重要的是,怕皎皎被那方三夫人哄骗了。
“好,嫂嫂,我全都说。”皎皎组织了一下语言,“嫂嫂, 你还记得, 云州城吴知府那姨娘的事吗?”
“嗯, 怎么突然提起她了?”
皎皎抿了一下唇, “那姨娘在进吴府前,曾是……方逾父亲的妾室, 而且,还和方三爷有一个儿子。”
宋嘉然瞪大了眼睛。
“就是方逾如今的弟弟, 方申。方三爷战死时, 那姨娘刚有身孕, 生下方申后, 就从国公府逃走了,后来又遇上了吴知府,做了他的姨娘,又生下了吴二姑娘。”
皎皎回忆起了陈氏的话。
“谁又能想到,在外战功赫赫的方三爷,心中并无妻儿,只有小妾,那时,我们母子俩在府中犹如隐形人一般,连一个妾室都能欺负到我头上来。后来,他身亡了,那妾室却怀了他的孩子。我给了她两个选择,一是吃药将孩子流掉,二是生下孩子,我将她送到庄子上去,从此不许与孩子相见。她选了第三种。”
皎皎继续道,“方申出生后,方三夫人向外说的是他生母难产而亡。此后,方申便是由三夫人亲自抚养的。”
宋嘉然敏锐地发现了不对,“方三在都城名声并不好,从小就有纨绔之名,不会是这方夫人故意的吧?”
“我不知道。”皎皎摇头。
事实上,当时方三夫人自己也承认了。
“外人都说我心狠,将好好一个孩子养成了纨绔性子,不学无术。可凭什么嫡母就一定得好好对待庶子的呢?他的生母曾那般对我,却妄想我能好好教养他?何其可笑!”
可皎皎却觉得不对,她记得在云州城时,方逾曾说过,他庶弟生性顽劣,还是这几年在方母的严加教导下才乖觉了不少。也是因此,看到那姨娘企图用银钱诱惑方申,他才将事情改头换面捅到了吴夫人那,以至于那个姨娘被赶出了吴府的。
究竟是方母在自秽还是方逾对母亲的滤镜太重?皎皎想不明白。
宋嘉然听她说完也给不出结论,“你想知道真相,那就得看方申的态度,若真是方夫人故意养出歹苗,方申长这么大了,肯定也能明白,对她的态度自然不会亲近。”反之,就是外人谣言。
但话说回来,单论这件事情本身,宋嘉然并不觉得方三夫人的做法错了。
方三夫人的话没有说明白,但也可以想象,方三爷宠妾灭妻那些年里,方三夫人和方逾定是遭受了不少委屈的,这被欺负成这样了还得替小三养儿子?能养大就不错了,还指望人好好养?虽然在这个世界,小妾也是合法的。但宋嘉然只要代入一下,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哪有女人甘心与别人共享丈夫的。
“除了这事呢?没说别的?她为何说,若是你与方逾成亲,就让你们搬出安国公府?可是安国公府有什么不妥?”这才是最重要的。
“是因为,现今的安国公。”说到这个,皎皎有些难以启齿。她也没想到,陈氏竟然告诉了她这么私密的事。
“安国公?方逾的大伯父?难不成,是他为难方逾他们这一房了?不应该啊,如今方逾高中状元,他只有捧着方逾的份儿,怎么会为难他呢?还是说,正是因为方逾高中状元,安国公生了忌惮之心,担心皇上以后让方家三房承爵?”
“方夫人说,安国公……行事不端……”这话让她来说,实在难以出口。
“行事不端与三房何干?”宋嘉然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表情逐渐不可置信,嘴也渐渐长大。
安国公行事不端,还与三房相干,能干出什么不端的事?她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怕的猜测,他试图染指弟媳!
“他,他不是……”宋嘉然没当着皎皎的面说出口,那安国公不是那玩意受了伤吗?还妄图染指弟媳?
她瞬间明白了陈氏的意思,怪不得,怪不得她说“安国公府没什么好去的”,怪不得都城一直传言安国公府三房被大房打压,怪不得她这些年这般逼迫儿子考状元,怪不得她要让皎皎与方逾成亲后搬出国公府。
原来如此!
什么叫“只有门前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这话她终于明白了,她以为原来的郑家就够勾心斗角了,原来其他高门大户里恶心事更多!
天知道这些年方三夫人受了多少委屈!
她越心疼方三夫人,反而越不想皎皎嫁给方逾了。
“皎皎,方三夫人能和你说这些,的确是很重你没错,但是这安国公府的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嫂嫂问你,你对那方逾,可是真心喜欢?”
她大概能猜出方三夫人的心思。方逾如今高中状元,以后定是皇上左膀右臂,他们三房以后再也不必在安国公手下讨生活。
可问题是,方逾方申可是安国公府为数不多的男丁,尤其是安国公府的世子之位到现在还没下来,安国公膝下只有一个不成才的庶子,到时候这国公爵位是给庶子还是会给已是状元的方逾,还真说不定。就是为了爵位的沿袭,安国公能轻易放人?
而且,方二爷方三爷当年可是攻打源州时战死的,皇上乐不乐意帮方逾还未可知呢!
若方三夫人的想法不能成,到时候苦的就是皎皎了。
皎皎没有给她肯定的答复,“嫂嫂,你让我想想。”
当天晚上,等郑立晏回来了,宋嘉然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告诉了他。
“什么?方逾想娶皎皎?”他褂子也来不及脱下了,别着手走到了宋嘉然面前。
“不是,他和我认识这么久,可从没和我说起过!”自己把他当兄弟,他却想娶自己妹妹?“不行,我得找他去。”
宋嘉然拦住他,“你现在找他去有什么用啊?现在最要紧的是,安国公府的水太深,皎皎若是嫁进去还不知道要受多少委屈,可我看她,也是真喜欢方逾。”
郑立晏却摸了摸鼻子,“其实,只论这事,没你想得那么复杂。”
“怎么说?”
他将褂子脱了,“你想啊,皎皎要是定亲,咱们最看重的是什么?”
宋嘉然毫不犹豫,“男方啊!”
郑立晏挺胸,“对啊,那这男方是谁?方逾!我就问你,不谈安国公府,方逾这个人,行不行?”
那自然是行的!虽然年纪比皎皎大了些,但前途无量不说,人品也没什么大问题,长相也不俗,还心悦皎皎。
“在说他那母亲,人家既然今天能来这一趟,主动和皎皎说出这些事,可见也不是那不通情达理之人,没有传闻中那么恐怖。而且还放出话,以后不需要两人伺候,不论以后是不是真不用伺候,人家现在敢当着你的面这样承诺,那就说明现在的确是这么想的。那和其他男方的母亲比,这也算不错的婆婆了吧?”
“安国公再如何,他是方逾的大伯,又不是他亲爹。手再长也伸不到三房去。”
见宋嘉然还是担忧,他给下了个定心丸,“据我所知,皇上此前先让方逾跟着程大哥剿匪,后来又派他去了神龙司历练,神龙司你知道吧,统领是皇上的心腹沈禄安。可见,皇上并不在乎他父亲当初奉命攻打源州的事,以后定会重用方逾。”
他慢悠悠地给自己倒茶,“以后是安国公压迫三房,还是方逾拿捏安国公,还真不好说。”
他正要喝茶,杯子却被宋嘉然抢了过去。
将茶里的水一饮而尽,宋嘉然轻描淡写道:“既然如此,方三夫人说了,三日后便派媒人来提亲,你这做哥哥的,嫁妆也该准备起来了。”
“……”他还是想去找方逾怎么办?
新科进士游街是每次科举考试后的盛世。
九味楼靠窗的包厢里,宋嘉然和皎皎带着琛哥儿激动地看着窗外。
“琛哥儿,等会就能看见你爹爹啦!”宋嘉然举着琛哥儿的小胳膊。
见对面坐着的皎皎在发呆,她问道:“想什么呢?”
“啊,没什么。”皎皎回过神,又往刚才看的地方看了一眼,刚刚站在那的人,有点像二哥……
“状元来了!状元来了!”楼下猛然爆出一阵欢呼。
街边的各处酒楼上下都往外伸着脑袋,道路两旁更是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为了维持秩序,都城巡逻卫几乎全派了出来,形成人肉栏杆挡住百姓。
远远地,就见前二十名的新科进士们骑着高头大马神采飞扬地走过来。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状元方逾。
他一身红衣,身上还带着礼部授予的大花,鲜衣怒马之姿,引得不少姑娘们大声调笑,香囊、手帕全砸了过去。
宋嘉然可乐地看着,“皇上这前三甲分的还是挺有道理的,状元有才,榜眼有年纪,探花有样貌!”那在方逾右侧的探花,是叫河景行吧?模样真挺俊俏的。
“夫人,快看公子!”水芹指着外面道。
宋嘉然跟着看过去,郑立晏也骑着一匹马,在第五排。
他的模样不是这些人里头最好看的,但身姿却是最挺拔的,坐在那马上,不像是新科进士,倒像是刚刚从战场回来一身功勋的将军。
许是这样的身材太有安全感,也有不少香囊往他身上丢,看得宋嘉然直发笑。
就见郑立晏突然直起了身子,臀部悬空,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香囊,径直朝着她们这个窗口丢了过来。
他力道把握得精准,香囊刚好越过窗口就往下落,宋嘉然一下就接住了。
满大街的人都看见了这一幕,大声捧喝着。
“哦!!”
被这样起哄,宋嘉然笑得脸都红了,郑立晏还不满足,见她接住香囊看了过去,还挺直背朝她敬了个礼。
大家看不懂他这个举动的意思,但欢呼尖叫声却更大了。
就在这样的欢呼声里,皎皎笑着看着哥哥嫂嫂的甜蜜互动,看向了最前面的方逾,恰好,他也在看她。
她嘴角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嫂嫂,我决定了,我要嫁给他。”她也想,有哥哥嫂嫂这样美好的爱情。
作者有话说:
小郑小宋:老夫老妻也能整点浪漫~
第九十二章
“你确定了?”
郑府里, 郑立晏与皎皎对坐。
自郑立晏成亲后,兄妹俩鲜少有这样单独谈话的时刻。
但既然是涉及到她的终身大事, 郑立晏自觉作为兄长, 得和她好好聊聊。
“安国公府的情况,你嫂嫂也和你解释过了,你心里有数,你若真的心悦方定循, 哥哥就帮你做主。皎皎, 你也不必太担心, 万事都有哥哥呢, 哥哥给你撑腰。”他为官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当家人能挺直腰板过日子吗?嘉然是他的家人, 皎皎也是。
皎皎红着眼眶,“方二公子与哥哥是好友,若以后姻舅,会更好,不是吗?”她也想过很多。
答应与方逾定亲, 喜欢他是一方面;看重他也是原因之一。
满都城女郎倾羡的状元郎承诺要娶她, 的确给情窦初开姑娘生有一种隐秘的、虚荣的喜悦, 但皎皎也算尝过人情冷暖。
在过去十多年的国公府姑娘教导里, 除了那些规矩礼仪,她被灌输得最多的便是世家大族联姻的重要性。
那时, 她并不操心自己的婚事。
只是随着年岁渐渐长大,偶尔听见祖母与嬷嬷私下讨论她嫁到哪家最合适时, 会想到自己的父亲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