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第102节
作者:
二木则林 更新:2023-12-03 20:23 字数:4363
现在柳州城的人都知道有一位自称‘琴娘’的女子,她也在柳州小报上写话本,而且写的第一本便是疑是以孙家为原型的《娶妻纳妾》。
傅文钰好奇地看了一下。
然后不出意外地看到了一篇妻妾斗法的宅斗文。
所以在最近柳州百姓们的口中,‘琴娘’这个名字出现频率颇高,大家都很好奇她话本里写的那些妻妾争风吃醋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以及那位孙秀才是否如话本里面写的那样,见一个爱一个,还答应要为她们每一个人都写一篇话本?
《娶妻纳妾》连载期间,给柳州百姓们增添了许多谈资。所以等这篇话本完结,据说卖得也还不错,单单在柳州境内便卖出去了近两千套,其他地方也零星有卖。
而这,还是在某些男子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地买的前提下。
从此柳州便有了女作者。
……
傅文钰没太关注此事。
因为傅青山去世已经三年,他们家这段时间要除服,所以他每天都很忙。
穿越的第一年,他先是躺在床上养病,然后便是为了生计拿起纸笔,写了他在古代的第一篇话本《鸠占鹊巢:真假少爷难分辨》。同年写了第二篇《神眼传奇》,然后再是第三篇《重生之藏宝图》。
第二年他又要读书、又要忙《重生之藏宝图》的周边和印刷,还要忙武术队,中途甚至分心去了一趟京城。所以分到话本上的时间就不多了,只写了一本《珍娘传》,并且指导着长喜班排了一出针对性戏剧。
转眼到了第三年。
因为第二年年底的时候,他跟孙秀才打了个赌,所以第三年的上半年傅文钰也写了一篇话本,那就是刚完结的《给你五千两,离开我儿子》。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三年中他还养了两个小号。
如今三年期满,他已经不再是十五岁的那个拿起扫把将人赶跑的‘傅文钰’,而是十八岁,身高超过了一米七的傅文钰。
仔细一想,守孝三年他做的事情还是蛮多的。
“文钰,快来给你爹上柱香。”
“好,我就来。”
正对着铜镜整理领子的傅文钰确认自己并无不妥,才出门走到家里专门布置出来的屋子里,对傅青山的牌位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清香,最后再与妹妹傅蓉一起跪下磕头。
周氏则站在一边,望着丈夫的牌位感慨:“三年前你们爹刚走的那会儿,娘险些也跟着倒下了,当时是再想不到会有现在的日子的。”
儿子不但努力读书,得了夫子的允许明年就要下场考秀才了,而且还通过写话本挣到了旁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家底。
唐员外感激他帮自己找回了亲儿子,于是送了五十亩地,而镇北侯也感激他帮自己找到了妻子和女儿,直接大手笔地送了一个庄子。再加上他们三人这三年挣的钱,如今傅家竟然有超过了一万两的家业。
而女儿也不遑多让,不但跟着她读书习字,而且于绒花一道上也有天赋。如今李姑娘去了京城,她便带着村里的几个小姐妹,做出了好些精致的样式。所以虽然李家母女已经离开了,但绸缎庄的生意却并没有明显跌落。
而且女儿最近还在私底下悄悄地跟她说,等儿子再写话本的时候,要让他把自家的绒花也捎上,这样便能卖得更多。
这样的好日子,周氏偶尔都会觉得恍惚。
她将自己手里的线香也插在了香炉上,默道:‘夫君,如果家里这三年的好日子是你在保佑,那接下来便保佑儿子考中功名,保佑我们三人健健康康吧。’
香上完,一家人移步到花厅吃早饭。
如今傅家除了他们三人之外,另外还有两个做杂事,模样寻常的丫鬟。她们一个十五岁、一个十四岁,主要工作是打扫卫生、清洗衣物被褥、煮一日三餐以及喂羊等等,空闲的时候还会跟着春花等人一起,做一些绒花材料。
她们签的不是卖身契,而是在傅文钰的坚持下,改为了雇佣契约。因为主家包吃住,一年还包四身衣裳,所以月钱不多只有四百五十文,擅厨的那位额外再加三百文,也就是七百五十文。
因为三年期满之后,傅家会另外再给一份嫁妆,所以两人做事都尽心尽力。两个月下来的确帮了很多忙,给周氏省了不少事。
今天的早饭,是面条。
但面条上铺了两块从昨晚炖到早上的焖肉,时间太长肉已变得软糯无比,哪怕是瘦肉部分也是入口即化。
傅文钰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肉咬了一口,三两下吃完,然后再喝了一大口醇香浓郁的肉汤,只觉得自己终于活过来了。
吃素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
这三年里他从茶叶蛋吃到蒸蛋、水煮蛋、煎蛋,而煎蛋又分单纯的煎蛋、加了葱花的煎蛋、加了豆角的煎蛋、加了萝卜的煎蛋等等不同品种。要不是后来菜谱上增加了一些素肉、羊奶也从来不缺,他都怕自己会忍不住半夜爬起来把家里的羊咬上一口。
现在好了,终于可以吃肉了!
一边吃,傅文钰还不忘一边叮嘱丫鬟:“将这个炖肉盛一碗出来,多挑些瘦的,我等下送过去给祖父。”因为给傅青山上完香后时间不早了,隔壁早已用完早饭,所以他没说盛面条的事。
丫鬟应声下去准备。
而同样已经吃完一大块肉的傅蓉则好奇问道:“哥,祖父喜欢吃肥肉,你怎么让人挑瘦肉啊?”
傅文钰回答:“祖父年纪大了,吃多了肥肉对身体不好。”
他说的都是事实。
自从春花开始打工、傅青石演了《夜明珠》之后,二房便缓慢地变得有钱了。因为房子已经有了不需要盖,而田地也没有人家出售,所以他们的积蓄也变多了。
傅大石手里拿着分家时候的钱,傅文钰这边年节的时候除了衣物偶尔也会孝敬一点零钱,因此他的心里也安定,后来挣的都让傅青石他们收着。
家里不愁钱,吃喝便好了许多,人也变得和善了。
所以当傅文钰吃完早饭,端着一碗喷香的焖肉过去的时候,胖乎乎挺着个大肚子的傅二婶刘氏就热情地招呼:“文钰过来了啊,吃饭了不曾?若是没吃二婶给你热两个饼。”
傅文钰回道:“多谢二婶,我已经吃过了。家里炖了焖肉,我觉得味道不错,所以便端一碗来给祖父尝尝。”
傅二婶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对对,你祖父就好这一口。”
“春花,哎呦春花到你们家去了,那文钰你把碗给我吧,这种事交给二婶就行了,你到屋里跟你祖父说话去,你二叔和文举也在里头呢。”
傅文钰没跟她客气,直接把碗递了过去。
屋内,傅大石等人已经听到了动静。
所以等傅文钰进去的时候,正看到堂弟傅文举搬了一张凳子出来,热情地请他坐下,“文钰哥你坐这,刚才祖父正说着秋耕的事呢。”
傅文举跟春花是双胞胎,两人只比傅蓉大一岁,今年刚满十四。
傅文举还只是一个半大小子,不过因为之前在外祖家学了几年木工的关系,他比同龄人成熟许多,而且能言善道,现在傅青石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把儿子带上,偶尔还会登台扮演《道士炼丹》里面走来走去的凑数路人。
傅大石看到长孙过来,也高兴地道:“快坐下,今早给你爹上香了没有?”
“出孝后要连上七日的香,这样你爹在底下啊,也就知道你们还惦记着他,也就会更用心地保佑家里了。”
傅青石点头,“没错没错,要记得上香。”事实上他今天早上也点燃了三炷香插到门口的竹筒里,让大哥保佑他发财。
上·实用主义·香。
傅文钰当然是回答已经上过了,然后就坐在一边听他们商量秋耕的事。
分家之后,原本的傅家变成了大房和二房,傅文钰属于大房,而傅青石则属于二房。当时分家的时候二房拿了大头,但现在二房却拍马都赶不上大房了。
别的不说,两家田地的数量就天差地别。
二房算上旱地也就十亩上下,但傅文钰名下却有整整三百五十多亩,而只要他想,另外还能开出两百亩。
其他的房子、钱财就更不必说了。
所以说着说着,傅青石不经意地看到手握几百亩地的侄子有些无聊,但还是假装听得认真的模样,心里顿时就酸酸的。
不一样,真的不一样了。
而此时,傅大石也絮絮叨叨地叮嘱完了。
然后他看到傅文钰,便问了一句,“文钰啊,你的那些地都安排好了?”
“秋耕可是大事,马虎不得啊。”
他知道分家那件事里,自己的做法让长孙一家心里生了嫌隙,如今他们表面上虽然还孝顺自己,但并不太把他的话当一回事。所以他黯然之余,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以后便只做一个不管闲事的老翁,只在关键的时候嘱咐几句。
傅文钰也乐得没人管着自己。
所以他答道:“已经安排好了。”
“村里的地还是租给春田叔一家,唐员外给的五十亩也还是租给那些佃户,至于镇北侯送的那个小庄子,则依旧让庄头管着。”
“我如今就在家安心读书。”
但那个庄子他还是想变一变,做点别的事情的,最起码要给那些庄奴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只不过半年之后便是县试,不好分心。所以今年他就只准备捐一些粮食给村里的孤寡老幼,再给村塾送一批纸笔。
至于庄子那边则是每家多发三十斤粮食,让他们过个饱年。
更多的计划只能等明年了。
傅青石听到‘五十亩’、‘镇北侯’、‘庄子’等词,心里又是一酸。
好在他最近几个月不但经常进城,还跑遍了柳州城周围的村子,听到了不知多少夸奖及艳羡的话,同时也深切地认知到眼前的这个侄子已经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人了,于是很快又调整好了心态。
然后他想起了最近在外头听到的话,于是道:“文钰啊,你不是认识那位写《骗术集》的公羊先生吗?能不能让他多写一点啊?”
“最近有人说我们演的都看过了,问有没有新鲜的。”
傅文钰:“……”
这是催更,这是催更对吧?
第98章
傅文钰最终以“我写信问一问”这个万能回复搪塞了过去。
不过回家的路上, 他也认真地思考起了这个问题。目前《骗术集》从《夜明珠》到《碰瓷》,再到《道士炼丹》,一共写了六种比较经典的骗术。
前五篇排练得比较早,柳州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而最后一篇《道士炼丹》虽然是后面排练出来的, 但几部戏里属它最‘新’, 所以也很多人点名要看。
换句话说,大部分人也都看过了。
新戏的确应该排上日程。
但要写什么呢?
傅文钰仔细想了想, 发现自己知道的很多诈骗手段, 都并不适合用在古代。所以最后他选出来的,是具有古代特色的三篇。
《长生不老药》、《算命》以及《我爹是大官》。
《长生不老药》讲述的是张三郎外出做生意途中,于街上遇到了一位兜售‘长生不老药’的老者。该老者发须全白, 但面容年轻。
他说:“我已经一百二十岁了,至于为什么能活这么久, 是因为很多年前我服用了一颗‘长生不老药’。”
老者强调他是来找有缘人的,一颗‘长生不老药’只需要九十八两银子,服用之后就会像他一样返老还童,虽然头发胡须都已经白了,但身体是年轻的。
就跟他现在一样年轻。
那老者还真是年轻啊,皮肤一点皱纹都没有, 而且眼神很清澈,也没有像一些老人那样浑浊, 看不清东西。
这一看就是个年轻人,所以还真是返老还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