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作者:
诸事皆芜 更新:2024-07-05 17:13 字数:1986
如今到六月,却已经不是扯皮的事。
而是河水不足以支持灌溉的问题,如今安溪河的水位已经非常的低。
先不说能不能提水的问题,就是把河水运送的各个生产大队,经过漫长的水渠,期间的损耗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提水灌溉的事没有结果,况叶和队员们听到消息后,心情更是沉重几分。
随着进入六月中旬,水田中的泥土也渐渐干燥,水稻秧苗暂时还能保持活力。
但所有人都知道,要是再没有水,水稻最终也会干枯。
而旱地里的作物,已经陆续出现枯萎的情况。除了比较耐旱的红薯、高粱、玉米还有些绿色,其他的作物大多一片萎靡。
看着这样的情况,况叶和队员们心中极不好受,但也没有任何办法。
没有降水,小河渠断流,堰塘和水田如今也没有了蓄水,而家中的水井也都是堪堪能用。
面对这样的情况的,大家只能无奈的放弃这些田地中的作物,祈求来一场及时雨。
就连每户人家的自留地,大家也只能尽量的保住一小块地,其余的也没有多余的水拿去灌溉。
况叶和简修文他们的自留地不大,加起来也就两百平米左右,其中五分之四都种着红薯,剩下的五份之一是蔬菜瓜果。
红薯相对比较耐旱,目前勉强能够保住。
而蔬菜瓜果,如今已经有一小部分出现焦枯的情况,这还是况叶他们尽力供水的结果。
其实况叶他们每天的用水比起队里的大部分人都要富足些,一是他们屋后的那口水井还算禁用,目前没有出现干涸的情况。
二就是因为况叶了。
空间中的泉水,他每天都会在夜间的时候,避开简修文他们引出来一部分到水井中。
不过他并不敢弄太多,以免井水水位过于异常。
晚上引入水井中的泉水,经过一夜的时间,有一部分会浸润到水井周围的土壤中,第二天的水位就会看着和往常没多大区别。
如此一来,他们屋后的这口水井长期保持着一个固定的水位。
这样的情况,还让刘康民几人感慨了一番。
连连夸赞,屋后的水井真是一口好井!
引出来的这些泉水,让水井的水位一直保持,况叶他们才能够保住他们的自留地。
泉水虽然有微弱的灵气,但在大环境下,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也就是让况叶他们自留地里的作物,能够多坚持一些时间而已。
整个六月九大队的干旱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大家期盼的及时雨一直没有下下来。
而就在这时候,况叶看到一则报道,心情更加的沉重。
第105章
七月二号这天, 况叶和往常一样前往丰水场镇。
今年春夏连旱,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他制药售药的事,却一直在继续。
不过因为旱情, 他的药品产量也受到了些影响, 原因是原材料的一部分缺失。
哪怕是有徐家药铺这边作为补充, 一些药材也没法满足他的需求。
为此, 他如今的一些药品大部分只能保障供给个卫生院, 以及九大队的医疗站。
私人购药的需求,况叶这边已经减少了一部分数额。
每个月固定二号给卫生院这边送货, 同时况叶还要去一趟公社的办公地点,特别是这个月。
今年已经过了一半,上一个季度已经结束,关于税款缴纳的标准,夏办事员这边要再次核准。
抵达丰水场镇后, 况叶先前往公社的办公地点,找到夏办事员,把上一个季度的账本和票据等交给他审核。
两人已经打交道两年,程序已经相当的熟练,聊了两句况叶准备先去卫生院把货品交接了再过来。
不过就在他准备提出告辞的时候, 看到了办公桌一旁的报纸,一下就被上面的标题吸引住了。
这份报纸是安琼县城发行的报刊,吸引况叶的标题主要是“文化/革命”这几个字。
标题的内容是, 六月份的时候,县委成立了相关的办公室, 并且开展相关的运动。
“夏办事员,这报纸我能看看吗?”况叶想要仔细的看看这份报纸, 但得问一声才行。
“可以。”夏办事员听到这话有些意外,不过他和况叶已经非常的熟悉,并不介意他翻看桌上的报纸。
得到允许之后,况叶拿着这份报纸看了起来。
这份报纸不仅报道了县委成立相关办公室,还转载了日报的一篇社论。
社论的内容夸赞了“大字报”这一事件,其中还有一则关于揪斗的消息。
在上个月中旬后期的时候,首都的京大发生了一起“揪斗”的乱打乱斗事件。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况叶的眉头不由的皱起。
对于十年动荡时期的历史,他了解的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当时是非常的混乱。
现在看到这份报纸,才知道事情竟然已经开始发生。
如今整个观市经历了春夏连旱,本来就处在一个比较糟糕的境况。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十年的动荡也已经逐渐展现端倪,两件事加起来,将会造成怎样的局面,他心中也没有底。
报纸看完后,况叶尽量的维持住情绪,离开公社办公地点,走到外边的街道上。
七月已经是盛夏,站在烈日下,身处热浪之中,却感觉到一股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