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作者:
融泥 更新:2024-07-29 16:01 字数:1944
这件事在胡万里看来其实很好解决,不管太皇太后的遗诏是不是真的,只要皇帝娶了九位千金,那么就不存在什么“不孝、背信弃义”的行为,流言也可以平息,他不明白李攸烨为什么不采取这种最有效、最直接的做法,而非要一意孤行非跟那些看不见的流言过不去。
这明显是在舍直取弯么。而朝中和胡万里持相同看法的不在少数。不过,这时候后宫传来的一件事让他们忽然明白了皇帝的“苦衷”。
事情和后宫那位新封的权娘娘有关。据说,权娘娘和皇帝游园时,因为皇帝多看了一眼侍茶的宫女,就把那位宫女发配到掖庭做苦工去了,皇帝多番求情未果,最后绝食相威胁,才把那宫女放出来,但是连降三级,此后再也不能到御前侍茶。
群臣大哗,纷纷揣测,难道后宫又出了一个颜妃?
与此同时,下头的流言矛头一转,纷纷对准了那位传说中有倾城之色的权妃,据说,她天生有一张狐媚脸,将皇帝迷得神魂颠倒,就是听了她的话,皇帝才不尊奉太皇太后遗诏,纳九位千金为妃,整个后宫只专宠她一人。
如此一来,很多事情就很好解释了。李攸烨纵然背上了“不孝,惧内,色令智昏”的骂名,但是没有人会往她真实身份上联想。何况小皇帝对自己的私事一向有自己的主张,早前也曾为了红颜当众追杀晋废世子,后来也在清斋殿承认错误了。对于她的“及时反省,回头是岸”群臣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至于赐婚诏书的事到底存不存在还很难说,朝廷中多数文臣的确不愿看到武将势力在后宫坐大,不禁又有人猜测,皇帝此番抵赖婚约,莫非是为了抵制武将势力在深宫蔓延故意下的一步棋?联想到原本那么支持李攸烨纳妃的高显这次走得那么突然,越想越觉得小皇帝是在深谋远虑,因此也不再掺和这件事。
一开始坐山观望的靖北侯等人,此时也有点坐不住了,担心事情闹得太大,皇帝将来报复。要知道历朝历代的皇帝对武将的忌惮都比文臣要大得多,要是皇帝真是为了打压武将势力才抵制婚约的话,那他们这样闹无疑是找死。
于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靖北侯率先上奏,请皇帝赐个恩典,给自己女儿指门亲事。他这一带头,其余武将也纷纷上奏,请求李攸烨赐婚。李攸烨答应会在宗室子弟中给诸位小姐挑个合适的人家。李攸烨已经想好了,就在八月的中秋宫宴上,等各位宗室子弟到齐,就统一给各位千金赐婚。
当然,这个赐婚的任务,李攸烨安排给了权洛颖,想让她在朝臣面前露露脸,建立自己的威信。这次她不惜损了自己的名声来帮自己渡过难关,李攸烨心里又内疚又感激,想补偿她的心情空前强烈。于是就在江后那里软磨硬泡了好几天,终于挣得一个帮孙媳妇参夺意见的机会。
于是,这几天,权洛颖跟上课似的,每天捧着一叠宣纸,到江后那里聆听高见。
她本以为这是一道很简单的连线题,左边7个姑娘,右边近百位王公贵族,只要人品不是太差,性格不是太恶劣,随便连一连就行了,哪晓得每次拿进去的方案,只一眼就被江后驳回。
这晚,李攸烨从御书房回来,又瞧见她一身睡前装束,坐在书案后边,托着腮冥思苦想。案上的蜡烛不是很亮,她就从灯座上拿了一盏,托到她旁边来,轻声问:“还不过吗?”
“嗯。”她无精打采地哼了一声,继续在宣纸上写写画画。
“之前的几次都是哪里不好?”
“旁边,自己看。”权洛颖懒得回答,拿笔一指桌子角上的一摞宣纸,心不在焉地说。李攸烨放下蜡烛拿过来,一张一张看过去,发现越是往下翻,用红笔画下的叉号越多。
而且江后还在每一张纸上挑出一个叉号,在后面写了一句批语:
第一张在是镇北将军冷勘家的千金与魏王二公子连线后,写下了“嫡庶有别”四个字。冷勘在武将中威信极高,他家的千金是正妻所生,而魏王二公子虽是宗室子弟,但到底是魏王的小妾所生,确实是嫡庶有别。
第二张是在靖北侯张仲良家千金和楚王长孙的连线后面,写了“有罅隙”三个字。靖北侯和楚王结怨是众所周知的事,他俩成为姻亲的可能性就跟玉瑞同犬牙讲和一样,根本不用考虑。
第三张是镇西将军姜家千金和赵王长孙的结合,江后给了“品貌不合”的批语。李攸烨记得姜家千金是西部出了名的美女加才女,而赵王长孙则形貌粗鄙,听说还极为好色,李攸烨觉得自家这位亲戚真配不上人家。
其余几张诸如此类的批语还有很多,都是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就连关东侯的老母亲疼孙女如命,不愿孙女远嫁越国这种事,江后都想到了,更莫提山阴候的驻军地点和宁王封地太近,两家不宜联姻以免造成拥兵自重这种朝廷大忌了。
越到下面问题越多,不过,如果反过来从下往上看,最新一张叉号已经少了一半了,说明她还是有进步的。
“加油加油,已经很好了。你看,最上面一张的叉号比第一张少多了。”
“你不懂能不能不要乱说,最上面才是第一张!”